英國保誠最新研究報告指
科技應用為亞洲區改善醫療保健之致勝關鍵
- 81%受訪者認為科技應用使他們更易獲享醫療保健服務
- 71%受訪者表示未來將更加依靠科技來改善個人健康
- 英國保誠在亞洲區的最新研究報告建議加強公營及私營機構合作,透過數碼健康科技為社會帶來最大的裨益
(2021年1月20日 - 香港) 英國保誠集團亞洲發表了一份由《經濟學人》智庫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撰寫的《Pulse亞洲健康與科技應用研究》(The Pulse of Asia – The Health of Asia Barometer),報告指出數碼健康科技為改善亞洲醫療保健服務締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該研究除了探討亞洲市場 (包括香港)對醫療保健的態度,亦强調人們對工具和服務的需求,從而更易掌握醫療保健網絡。研究報告也強調,通過政府與私營機構的合作,將能發揮數碼健康的最大潛力。
數碼健康科技使用率高
《Pulse亞洲健康與科技應用研究》訪問共 5,000名來自亞洲區13個市場的成年人,調查結果顯示當中只有約一半受訪者 (54%)認為可以自行負擔醫療服務。更令人憂慮的是,只有不足四份一(22%)的受訪者表示可以輕易透過運動和健身設施於來年改善個人健康。
然而,這項研究報告發現指科技可以直接將這些難題迎刃而解。超過五分之四(81%)的受訪者表示科技應用使他們更易獲享醫療保健服務,而近三分之二(60%)受訪者認為科技使醫療保健服務更易於負擔。
當被問及將來會否繼續使用數碼健康科技,有71%的受訪者表示未來三年會更加依賴科技來改善個人健康,可見他們對未來使用數碼健康科技的意欲沒有減退。
公私營機構應攜手合作改善醫療保健
報告建議公營私營機構應加強合作,以發揮科技改善醫療保健的最大成效。例如各地政府可與私營公司合作研發科技創新,鼓勵市民善用科技管理個人健康。
報告同時指出政府可善用電子渠道改善公共衛生資訊的傳播。根據是次研究,一般個人健康資訊大多數源自社交媒體,但絕大部分受訪者同意各地政府及官方衛生組織才是最可信賴的資訊來源。由此可見,政府可把握機會向市民發放優質健康資訊,成爲最可靠的資訊渠道。
報告亦建議政府可在嚴密的數據安全監管下,鼓勵市民使用互聯健康裝置。只要妥善監管,便可安全地將數據集中處理,這有助政府改善施政及建立更多針對性的醫療基建。
英國保誠集團亞洲執行總裁黎康忠(Nic Nicandrou) 表示:「健康科技應用早在亞洲開始盛行,這個創新的研究顯示亞洲地區還有空間全面發揮科技潛力。公私營機構應攜手合作,善用機遇將這付諸實行,幫助人們長遠改善個人身心健康。」
黎康忠補充:「積極實踐數碼保健是保誠的核心發展方向重要一環。我們亦與多個創新先驅合作,讓用戶可透過Pulse by Prudential應用程式獲得不同健康資訊和協助,甚至可與專業醫護人員聯絡,旨在令人們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經濟學人》智庫總編輯Charles Ross表示:「是次研究顯示公私營機構需攜手合作,才可改善醫療健康的普及程度,令公眾更易負擔得到。有效的方法是打破保健服務『數據孤島』的局面,並將健康應用程式、裝置及統一的病患者數據紀錄安全地連繫起來。」
有關香港的調查結果
- 香港受訪者對整體健康狀況的平均評分為69.8 分(滿分為100),在亞洲受訪市場中得分最低;台灣的平均評分為70.7分,而新加坡的平均評分則為74.3分,分別在區內排名第二低及第三低。
- 當被問及在過去12個月中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情緒健康有否轉變,只有四分之一(25%)的受訪者認為情況有所改善;而不到三分之一(32%)的受訪者相信會在未來三年變得更健康。這兩項調查結果均與新加坡及台灣等已發展市場相近,顯示香港受訪者對其健康狀況相對較為悲觀[1]。
- 另一邊廂,大部分受訪者(78%)基於所獲的資訊或建議去改善其個人健康狀況,包括改變飲食習慣或增加運動量。對於那些沒有以任何方式去改善健康的受訪者,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認為沒有必要採取行動(40%),其次是缺乏時間(18%)。
- 該報告指出香港受訪者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最多的領域為:心理及情緒健康,包括壓力水平、焦慮和抑鬱等情況(39%)、睡眠質素(28%)和運動的次數 / 頻率(33%)。
- 數碼健康科技在幫助香港市民管理健康方面也發揮著作用。大部分受訪者(62%)表示他們正在使用個人健康的科技裝置,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智能手錶(25%)。
- 與五年前相比,大部分香港受訪者(81%)同意或非常同意科技讓他們更易獲得保健服務。
如欲下載完整報告,請瀏覽 https://pulseofasia.economist.com/
- 完 -
關於《Pulse亞洲健康與科技應用研究》(Pulse of Asia – Health of Asia Barometer)
英國保誠委託第三方撰寫新的《Pulse亞洲健康與科技應用研究》主要探討區內受訪者在改善其健康方面所遇到的挑戰。該報告基於對來自亞洲13個市場和地區的調查,共訪問了5,000名分別來自柬埔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印度、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和越南的受訪者,他們的年齡介乎21至55歲之間,並有不同的收入。
如欲下載完整報告,請瀏覽 pulseofasia.economist.com.
關於英國保誠集團亞洲
https://www.prudentialcorporation-asia.com/
英國保誠集團亞洲(Prudential Corporation Asia,下稱「英國保誠」) 隸屬英國保誠集團* (Prudential plc) 旗下,服務範疇由亞洲和非洲的人壽保險,以及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 所組成。英國保誠以香港為總部,透過儲蓄、保障及投資方案,滿足客戶多元化及多變的需要,幫助他們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
英國保誠作為區內領先壽險公司之一,業務橫跨亞洲13個市場,覆蓋柬埔寨、中國、香港、印度、印尼、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和越南。現時英國保誠在非洲覆蓋8個市場,包括喀麥隆、科特迪瓦、加納、肯尼亞、尼日利亞、多哥、烏干達和贊比亞。英國保誠透過穩健的多渠道產品分銷平台,目前為亞洲及非洲超過1600萬名客戶提供創新完備的方案。
瀚亞投資為零售和機構投資者管理資產,是亞洲首屈一指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業務遍及區內11個市場,並在北美洲和歐洲設有分銷公司。管理的資產總值達2,200億美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 ,並提供涵蓋廣泛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及固定收益等投資方案。
英國保誠旨在為大眾提供可負擔的便捷健康管理服務,在2019年8月率先於馬來西亞推出「Pulse by Prudential」(Pulse)健康應用程式。Pulse目前已於亞洲及非洲12個市場推出。Pulse是全天候守護用戶健康身心的好夥伴,透過人工智能自助工具及實時資訊,協助用戶預防、延緩疾病及保障健康。截至2021年1月,Pulse在亞洲及非洲共錄得超過1700萬次下載。請瀏覽Pulse的專頁 www.wedopulse.com 了解更多。
* Prudential plc 於倫敦(PRU.L)、香港(2378.HK)、新加坡(K6S.SG)及紐約(PUK.N) 的證券交易所上市。Prudential plc 與保德信金融集團(一家主要營業地點位於美國的公司)及 M&G plc 之子公司 Prudential Assurance Company(一家成立於英國的公司)並無任何聯屬關係。
